【自主开展服务活动】(3.7)民盟江阴市委:“三位一体”谱写社会服务新篇章
2022-03-04 10:49:37
作者:石陈云
近年来,民盟江阴市委在上级盟组织和中共江阴市委的关心指导下,不断加大工作力度,有效整合各方资源,积极探索志愿服务的新思路、新途径、新办法,逐渐形成“三位一体”的社会服务工作路径。
一是高站位建章立制,激发社会服务源动力。民盟江阴市委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工作机制,完善基层支部管理办法和激励制度,将社会服务成果作为基层支部和盟员个人评优、评先的重要依据,调动基层组织和盟员的积极性,激发盟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。2020年,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,18个支部360余名盟员迅速反应,自觉通过各种途径,捐款捐物,协助社区排查信息,参与卡口执勤……助力江阴本地疫情防控。盟员企业家沐卫军在疫情中千方百计筹措物资,免费为3个社区的居家隔离人员提供食物及日用品,为江阴市多家单位提供餐饮保障,日供餐2万余人。2021年,江阴市委发起成立“乡村振兴•共富基金”。江阴民盟积极响应,发动盟员奉献爱心,一周之内共筹集善款42.9万元,展现出民盟人的责任和担当。
二是准定位群策群力,提升社会服务向心力。民盟江阴市委积极加强与各级部门沟通,争取各方支持,整合资源成立民盟江阴市委志愿者服务队,下设教育、文化和综合三支分队,切实打造“江阴民盟志愿者”品牌,提升社会服务的特色化、精准化、实体化水平。2019年,文化界盟员与江阴市徐霞客研究会主办“弘扬江阴精神,传承霞客文化”徐霞客之路书画作品慈善拍卖会,筹得善款5万元整全部用于徐霞客之路沿线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事业。2020年疫情期间,教育分队响应国家号召,停课不停学,通过网络平台开展义务辅导;文化分队创排文艺作品,以征文、书画、歌曲等形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抗疫氛围;综合分队担任志愿者深入社区和交通卡口,协助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。2021年,在河南洪涝灾害之际,盟员们密切关注灾情动向,及时向河南同胞伸出援手,捐款捐物,尽最大努力为灾区献出爱心。
三是争首位打造品牌,拓展社会服务影响力。民盟江阴市委立足盟内特色优势,创新服务形式,打造社会服务品牌。通过探索可持续的长效性服务机制,将原来松散型、一次性的“游击式”服务,向常态化、品牌化的“基地式”服务转变。“中国民主同盟农村教育烛光行动培训基地”“民盟中央传统教育基地”“民盟中央美院江阴分院”相继落户江阴,建设成效显著。江阴民盟通过坚持不懈、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挖品牌内涵,丰富社会服务形式,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,起到以点带面的示范性作用,扩大了影响力。自2016年至今,江阴民盟累计承办盟中央烛光行动校长培训班4期,为来自甘肃敦煌、贵州毕节等全国十余个地区的中小学校长共125人次提供了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培训课程,为助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了民盟力量。
(供稿:民盟江阴市委,2022.03.03)
阅读全文